![]() |
黄智刚 | 男 | 教授 |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研究方向为卫星导航增强技术、高精度定位导航技术、卫星导航的仿真与验证技术、高速高精度信号采集与处理等。已完成总装武器装备重点基金、总装995重大科研项目、863攻关、世行国家教委重点学科建设、各种预研等重大或重点项目十多项,横向课题二十多项。培养硕士20多名,其中一名获校级优秀论文。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5本,其中主编《无线电导航原理与系统》获北京市精品教材(重点)。获部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共3项。目前主要主持承担室内高精度定位、红外信号模拟器、卫星导航完好性及增强等课题。社会兼职为全国运动控制技术研究会委员、航空二集团航电专家等。——> 主要研究领域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的无线电导航、 卫星导航、自动测试与控制、航空电子——> 正在研究项目卫星导航系统接收机自主完好性监测技术研究 外部辅助卫星导航用户完好性监测技术研究等 ——> 最近发表论著主编《无线电导航技术与系统》 ,获北京市2003年精品教材(重点) ★ 合编《现代空中交通管理》 ★ 航空测控系统实用手册,航空工业出版社 ◆ 用V——> 获得主要荣誉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多项 |
黄勤 | 男 | 教授 | 无 | ||
获东南大学学士,硕士学位,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博士学位,曾任职于Cadence和Link-a-media,现任职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致力于信道编码研究十二年,近五年共发表TCOM和TIT十三篇,他引380余次。设计和实现了信息系统和flash memory的信道编码。 |
![]() |
路辉 | 女 | 教授 | 教师 | |
2004年3月哈尔滨工程大学导航制导与控制专业获博士学位;2004年3月至2006年3月在澳门梅高梅注册送25-美高美线上国际官网做博士后研究,出站后留校任教至今。 多年来一直从事信息系统仿真、测试、性能评估与健康管理等技术领域的研究工作,重点以航空电子系统、卫星导航系统为对象开展理论研究和工程研制,与科研院所、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模式,成果应用于新舟60等航空航天型号工程。 主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等课题30余项,作为子系统负责人完成863、重大项目4项,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SCI、EI、ISTP论文50余篇,出版著作3部,授权发明专利11项,App著作权11项。获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项、卫星导航定位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项、北航教学成果奖三等奖1项,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核心成员,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蓝天科研新星等称号。 目前已引导硕士研究生27人、协助其他老师引导硕士研究生12名、博士研究生7名,获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引导教师等称号。学生获国家奖学金、校优秀毕业生、研究生十佳提名奖等称号,毕业生在航空航天院所、外企、私企等各行业表现突出,获得用人单位一致好评。 |
![]() |
熊华钢 | 男 | 教授/博导 | ||
研究方向为通信网络理论与技术、航空电子信息综合、超宽带通信、电子系统综合测试等。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总装备部预先研究、国防支撑技术等各类项目数十项,发表论文80余篇,专利10余项,出版著作2部,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多项。已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50余名。社会兼职包括中国航空电子过程管理标准化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子学会DSP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通信学会卫星通信委员会委员、中国航空学会航电与空管分会委员,《空间科学学报》编委等。——> 主要研究领域#——> 正在研究项目#——> 最近发表论著#——> 获得主要荣誉# |
![]() |
丁文锐 | 女 | 研究员 | 所专业副总 | |
工学博士,1994年北航计算机系毕业留校一直从事无人机型号的研制工作,2008年获北京市优秀青年工程师称号,2010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现任国家重点型号副总设计师、无人机所专业副总师。从事多项国家重点型号研制、“863”重点项目的研究;主持航空科学基金、二炮预研项目、总装预研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撑计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和科研院所的横向课题。在先进无人机指挥控制及数据链系统研制、多源图像信息处理、视觉目标检测与跟踪、App可信性等方面的工程应用和理论研究上取得了多项拥有自主常识产权的研究成果。第一主编完成国家军用标准《无人机遥测遥控系统通用规范,》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与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SCI(E)、EI检索23篇次,出版译著2本,已获国家发明专利14项,计算机著作权4项。依托学校研究生教育发展基金,探索了依托重大型号进行研究生培养的新模式,正在进行教学实践。 |
![]() |
王成林 | 男 | 高级工程师 | ||
1985年之前在北航第一研究所工作。研究方向包括测控系统、电子传感技术。承担了国家级和国家大中型企业的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和设备的合作开发项目。主持完成了中石化集团的“提高采收率导向技术”项目,负责完成了“数控测井地面系统”、“动调式陀螺测斜系统”、“双探头高精度长寿命碳氧比能谱测井系统”等多项合作项目,其科研成果已得到用户的广泛应用,参与航空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培养硕士研究生8人。发表论文16篇。获航空科技进步三等奖二项(排名3、6)。目前主要从事S0C片上系统在信息采集、处理、传输中的应用研究工作。承担中子寿命和C |
![]() |
王成 | 男 | 副研究员 | 硕士生导师 | |
建立了电离层与空间天气数据处理与分析平台(http://ionosphere.cn);建设了国际卫星导航服务组织(International GNSS Service, IGS)电离层工作组武汉大学分析中心。2016年至2018年,作为武汉大学分析中心负责人,管理和维护电离层App系统,并向NASA CDDIS数据中心提交每日解算的全球电离层快速产品和最终精密产品。2020年至今,参与国际大地测量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Geodesy, IAG)工作组4.3.1 "Real-time Ionosphere Monitoring and Modelling"、工作组4.3.2 "Prediction of ionospheric state and dynamics",研究并发布全球电离层实时、预报产品。 |
![]() |
王志鹏 | 男 | 副教授 | 博导(信息与通信工程) | |
2006年获西北工业大学学士学位,2013年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学位,2011-2012年赴法国国立民航大学(ENAC)学习一年。 现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营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指挥与控制网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科技部空天技术领域战略研究执笔组专家和导航定位组秘书、国际民航组织北斗标准和建议措施(SARPs)验证负责人、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国际导航工作组专家、中国民用航空局国际导航工作组专家、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担任《Journal of Navigation》等多个国际知名SCI期刊的审稿人。 |
![]() |
王彤 | 女 | 研究员 | ||
1984年和1987年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分别获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毕业后就职于中国航空工业第613研究所,从事科研和技术工作,主持和参与了航电综合系统任务计算机原理样机和工程样机的研制,部队引进装备的研仿和应用App的开发,机载设备的测试系统的研制等。1995年至1996年在日本琦玉大学情报系统工学部任访问学者,研究专业为App工程。2007年调入澳门梅高梅注册送25-美高美线上国际官网,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航空电子综合技术、电子系统测试与研仿技术、总线通信等。 |
![]() |
丛丽 | 女 | 副教授 | ||
2008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博士学位,2008~2010澳门梅高梅注册送25-美高美线上国际官网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卫星导航、组合导航、战术导航技术等。近年来完成多项科研项目,作为课题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承担基金、预研和重大课题10余项。共发表论文2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6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