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赵洪博 | 男 | |||
所在课题组长期从事卫星导航、飞行器通信与测控等相关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正在参与北斗型号二期论证工作,重点开展星间链路、信号体制研究,承担北斗型号地面系统研制、北斗型号测控模拟器研制等重点型号项目。在卫星导航信号体制、星间链路、测距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研究成果已经在有关型号任务中得到应用。发表论文20余篇,申请专利3项。 |
![]() |
赵琦 | 女 | 教授 | 无 | |
2002年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工学博士,2002年至今任教于澳门梅高梅注册送25-美高美线上国际官网,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信号采集与处理、图像识别、人工智能等相关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及模拟电子电路的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信息传输与处理,围绕研究方向,开展国家自然基金、军口973、航空科学基金等项目的研究。获部级奖励2项。先后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及美国匹兹堡大学进行访问研究。在国内外期刊已发表论文四十余篇,SCI论文20篇,授权发明专利8项。是国家教学团队及国家精品课程核心成员,主讲国家精品课程“电子电路1”,担任校研究生精品国际引智课程“编码理论”负责人,教学成果显著。出版专著1部。 |
![]() |
高强 | 男 | 教授 | 无 | |
2000年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博士,2001年-2004年先后在德国国家信息技术研究中心、英国阿斯顿大学做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无线网络、航空电子、多媒体通信、信息安全。在Electronics Letters、ACM Wireless Networks等国际期刊和会议上发表了多篇论文,担任国际会议SPCA06程序委员,IEEE Communications Letters、Information Sciences审稿人。 |
![]() |
寇艳红 | 女 | 副教授 |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博士,研究方向包括卫星导航、无线通信、数字信号处理。曾主讲通信原理、数字通信、通信系统实验、车辆智能通讯等课程。完成科研项目20余项,培养研究生30余名,发表论文50余篇,获批/待批发明专利7项,出版专著1本、译著2本、行业标准2本。获国防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NSAF基金优秀奖1项,校教学成果奖2项。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动态GPS接收机关键技术研究”、“空间信号非理想特性及其对导航性能的影响研究”,国家863计划课题“先进导航信号体制综合设计、仿真验证与测试评估”、“高动态抗干扰卫星导航接收机关键技术”,某重点基金项目“多GNSS兼容与互操作方法”,发改委专项 “卫星导航应用系统标准制定”之“GPS接收机基带处理芯片性能要求及测试方法”、“GPS接收机天线性能要求及测试方法”;横向项目“多体制全星座BD2/GPS/Galileo信号模拟器”、“BD2/GPS/Galileo/GLONASS民用信号数字中频模拟器与App接收机”、“BD2试验卫星信号传输体制试验”、“高动态GPS接收机技术与研制”、“BD2双模型用户机部件研制”、“集成电离层闪烁模型的GPS数字中频信号模拟App”、“导航信号接收处理综合验证”、“GNSS信号采集设备”等。电子学会高级会员,遥控遥测专业委员会委员,“数字通信”编委,CPGPS 2009“GNSS 接收机技术”分会主席,ION ITM 2011“算法与方法”分会主席,CSNC2012“卫星导航信号体制及兼容与互操作”分会主席,ION GNSS 2012“新兴GNSS系统”分会主席,“IEEE Transaction on Areospace and Electronic System”、“GPS Solutions”等审稿人,卫星定位应用系统标准工作组全权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