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祖林 | 男 | 教授,博导 | 教务处处长 | |
王祖林:教授,通信与信息系统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集中在图像处理、通信网络管理系统、通信信号处理、测试系统App硬件设计、电子对抗等方面。“十一五”期间,作为项目完成人承担了863计划的图像压缩,DVB-RCS网络管理、视频高速移动终端等方面的多项国防预研项目。作为主要参加者完成了“空间分包遥测”、“DATAC航空数据总线”航空基金资助课题,“21世纪航空电子系统体系结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以及信号处理方面国防预研等多项课题。获航空总企业部级二等奖一项,教育部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曾获北京市总工会教育创新标兵,北京市骨干青年教师等荣誉称号。现为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长,863专家,北京电子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宇航学会探测与导引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国家教学团队核心成员,商务部军民两用技术管制专家,KTH无线通信中心主要成员, 电子学会高级会员。现已出版著作两部,在国内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六十余篇,其中SCI及EI检索二十余篇,国际会议论文多篇,引导硕士生和博士生40余名。 |
![]() |
冯文全 | 男 | 研究员/博导 | ||
冯文全,工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副书记、副院长、北航保卫部(处)长、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北航教务处处长。长期从事卫星通信与测控、卫星综合测试与仿真、卫星导航等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研究成果和解决方案在航天数十个卫星型号中得到应用 |
![]() |
刘军 | 男 | 教授/博导 | ||
2013年获得美国康涅狄格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博士学位,2002年获得武汉大学计算机系学士学位。2002年7月至2008年9月期间,曾先后就职于阿尔卡特-朗讯-贝尔实验室,北电网络等世界500强企业,从事3G UMTS 系统的研究开发,并担任过App工程师,系统工程师,项目经理等位置,积累了丰富的工程经验和项目、团队管理经验。 |
![]() |
刘荣科 | 男 | 教授/博导 | 外事副院长,研究生引导主任 | |
研究方向为空天信息高速传输理论与方法、无线多媒体通信、专用集成电路设计。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教育部教学团队核心成员、国防科技创新团队核心成员。重视人才培养,与爱丁堡大学、悉尼大学合作培养双学位研究生;与大唐电信等联合培养博士生,参与国家重大专项。 |
![]() |
杨东凯 | 男 | 教授 | 无 | |
杨东凯,男,1972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05年度“北京市科技新星”。1994年7 月毕业于华北工学院(现为中北大学)测试技术系学习,获工学学士学位;1997年3月和2000年8月毕业于澳门梅高梅注册送25-美高美线上国际官网,分别获得工学硕士和工学博士学位;2000年12月至2002年12月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导航、制导与控制专业做博士后研究工作;2001年1月至2002年11月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GPS中心做访问学者;2002年12月至2010年7月任澳门梅高梅注册送25-美高美线上国际官网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副教授,2010年7月任教授,2011年聘任为博士生导师。 现为国家863计划项目评审专家,中欧伽利略合作计划监理专家,电子学会高级会员,海外华人GPS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全球定位系统》、《计算机测量与控制》杂志编委。 近年来在卫星导航、射频识别定位等领域做出了突出的成就。已完成及正在承担的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863计划项目5项,教育部归国留学人员科研启动基金1项,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项目1项,广东省产学研重大科技专项1项,其他横向科研课题1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与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SCI(E)、EI、ISTP检索35篇次,出版专著、译著与教材共5本,已获国家发明专利9项,计算机著作权7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学成果奖1项。 |
![]() |
张晓林 | 男 | 教授 | 国家级名师 |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通信与电子系统专业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北航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教授、博士生导师,航空电子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卫星导航应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教育部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负责人。北航科技发展部部长。 长期从事信息与通信工程、集成电路设计、飞行器遥测遥控、航空航天电子系统、卫星导航系统的科研、教学工作。主讲本科专业基础课程“电子电路”、研究生学位课程“集成电路与系统设计”、“遥测遥控理论与系统”,博士生学位课程“现代通信系统”。 |
![]() |
何锋 | 男 | 副教授 | ||
1999年进入北航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学习,2008年获得北航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通信与信息系统博士学位,2011年博士后出站留校任教,2014年6至2015年6月公派出国赴法国国立图卢兹理工学院(INPT)学术访问。研究方向包括:实时网络、嵌入式系统架构、航空电子综合、实时调度等。先后讲授数字电路、航空电子综合技术、电子电路数字化设计等课程,并承担本科毕业设计引导和本科班主任工作。作为第一负责人主持的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航空科学基金、基础业务发展基金等,以及多项横向课题;作为技术负责人参与“十二五”总装和工信部多项重点预研项目研究。目前已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EI检索19篇),授权专利7项,App著作权4项。曾获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 |
![]() |
施闯 | 男 | 教授,博导 | ||
施闯,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 分别于1991、1995、1998年在武汉测绘科技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2000年起在德国地学研究中心任研究员,2004年起在武汉大学任副教授、教授,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等职。2017年5月起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担任国际GNSS服务组织(IGS)武汉大学分析中心负责人、863计划“对地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专家、“导航与位置服务”科技重点专项专家组召集人、“北斗导航重大专项应用推广与产业化”专家组组长、“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副总设计师等。 长期致力于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理论方法、App系统及其应用研究。主持广域实时精密定位系统、导航与位置服务系统、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关键技术等重大研发任务,发展和研制了我国自主的导航卫星精密定轨定位App系统(PANDA),成果在我国“北斗导航重大专项”、“羲和系统”、“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网络”“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等国家重大科技和工程项目中得到成功应用。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其中两项为第一完成人)、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奖1项(第六完成人)。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SCI 68篇,授权专利17项,App著作权5项。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62人。 |
![]() |
秦红磊 | 男 | 教授 | 系主任 | |
1996年7月,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现长春理工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获学士学位;1998年7月,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器专业获硕士学位;2001年6月,哈尔滨工程大学导航制导与控制专业获博士学位;2001年7月至2003年6月在澳门梅高梅注册送25-美高美线上国际官网做博士后研究,出站后留校任教至今。 社会兼职:全国卫星导航应用专用计量测试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电子学会导航分会副主任委员;工业与信息化部通信导航与智能装备专业组专家;北京市微波与安防应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
![]() |
常青 | 男 | 教授 | ||
1986年获北京师范大学理学学士学位,1998年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通信与电子系统工学博士学位。1999年到北京大学作博士后。2000年底博士后出站到北航任教。现为澳门梅高梅注册送25-美高美线上国际官网教授,博士生导师,通信与信息系统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包括信息传输与处理、卫星导航、移动通信。主持和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航空基金、航天科技创新基金(重点)、航天科工支撑基金、博士后基金、973、863、发改委专项和国防预项目的研究,合作横向课题多项。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一部、译著一部(排名第二)各1本,教材三本。获国防科工委国防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排名3),北航科学技术二等奖一项,电波传播研究所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3)。与研究生合写的文章获ALTERA2006年度中国大学生电子设计文章竞赛全国一等奖,同时获卓越导师奖。博士论文被北航研究生院评为优秀博士论文。 目前承担的课题涉及多频多星座兼容高动态、高精度、抗干扰卫星定位接收机、航天测控、空间信息网络、新一代无线通信系统等多个领域。社会兼职包括IEICE会员,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电子学会三遥分会委员;航空学会会员、航空学会信号处理分会委员;《信息与电子工程》、《物联网技术》编委。 |